1949年3月22日,葉劍英、李克農從北平發(fā)往西柏坡一封電報,標題為《中央到平沿途交通警戒布置》。電報共4頁,抬頭處標明收件人為“周任楊并報中央”(“周任楊”即周恩來、任弼時、楊尚昆),內容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將黨中央從西柏坡遷往北平途中涿州至北平路段乘坐火車專列的負責人員、路線、警戒等方方面面安排得極為妥當。電報等級處標為AAAA,按照當時的規(guī)范,字母“A”是電報等級和密級的統(tǒng)一代號,4個“A”代表特急絕密電報,是電報等級和密級的最高級別。這封絕密電報,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意氣風發(fā)地“進京趕考”,從而開啟了我黨波瀾壯闊的執(zhí)政生涯。
一、黨中央決定七屆二中全會后遷平
北平和平解放后,在這里舉行的政治活動日漸增多,其政治中心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中共中央進駐北平一事被提上日程。黨中央根據各方意見,決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在七屆二中全會后遷往北平。
為了順利搬遷,黨中央決定由周恩來主管中共中央遷往北平的行動,中共中央秘書長任弼時協(xié)助周恩來統(tǒng)籌安排,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具體負責。此外,還成立了周恩來任總指揮的中央轉移委員會,成員由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軍委的有關領導組成。為了保證遷平工作安全進行,1949年2月上旬,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率部分人員先期到達北平,在中共北平市委、市政府的協(xié)助下籌備黨中央遷平事宜。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召開,這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召開的唯一一次中央全會,它在革命的轉變關頭,為黨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準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明確提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
二、精心組織嚴密部署 黨中央安全進駐北平
1949年3月,從北平發(fā)往西柏坡的電報《中央到平沿途交通警戒布置》。西柏坡紀念館供圖會后,中共中央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行動準備——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fā)。3月21日,迎接中央遷平會議在北平飯店召開,羅榮桓、劉亞樓、聶榮臻、薄一波、彭真、葉劍英等到會,會上成立了以北平市市長葉劍英為首的迎接中央遷平組織委員會,成員包括平津衛(wèi)戍司令員聶榮臻、北平警備司令員程子華、第四野戰(zhàn)軍參謀長劉亞樓和中央社會部部長李克農等。迎接中央遷平組織委員會對中共中央移駐北平的沿途警衛(wèi)、對空警戒、閱兵及城市慶祝等事宜做了嚴密部署和分工:從唐縣到涿縣(現涿州市),由華北軍區(qū)負責;涿縣到長辛店,由第四野戰(zhàn)軍42軍負責;長辛店到西直門,由第四野戰(zhàn)軍41軍負責;西直門至香山,由李克農負責;對空警戒,包括西苑機場、香山等處均由劉亞樓負責。會議當天,葉劍英、聶榮臻、李克農聯名將研究方案電告西柏坡。為了確保黨中央的安全和休息,電報建議黨中央從涿縣改乘火車入城。周恩來請示毛澤東后,于22日傍晚復電北平市委:“同意來電所提各項布置,但不要鳴炮以軍樂隊代之。我們預定廿四日晚宿涿州,請派一負責干部到涿州等候我們。由涿州到平的專車可作準備,究竟坐汽車或乘火車,等我們到涿州后再作決定,望你們仍作兩種情況的準備?!?2日,葉劍英、李克農將黨中央乘坐火車專列轉移的具體方案再次致電周恩來、任弼時、楊尚昆并報黨中央,即前文提到的那封電報,對黨中央乘坐火車專列警戒方案作出進一步的完善。電報中部署:“從涿州到清華園,共十二個站,約六十余公里,兩小時即可到達?,F每站派負責人員兩名,一守電話,一釘(盯)道義,并監(jiān)督車輛通過?!比~劍英和李克農還在電報中分析,如要從長辛店乘汽車到西苑機場,必須從廣安門穿過城區(qū),經西直門才能到達飛機場,別無更好的路線,所以乘火車為妥。從西柏坡到北平,路途300多公里,按照現在的速度,幾個小時即可到達??僧敃r交通不發(fā)達,山路崎嶇,所以將行程安排了3天。23日上午,中共中央、解放軍總部的車隊從西柏坡出發(fā)。車隊由第四野戰(zhàn)軍派來的11輛小汽車和10輛大卡車組成,途經靈壽、行唐、曲陽,當晚車隊到達保定唐縣駐扎休息。在車隊到達前,打前站的同志早已到達該村,做好了黨中央當晚宿營的準備。24日上午,車隊從唐縣出發(fā),中午到達冀中區(qū)黨委所在地保定。午飯后,毛澤東聽取了冀中區(qū)黨委書記林鐵的工作匯報,對黨的工作、恢復生產、恢復平漢線交通等問題作了指示。下午車隊繼續(xù)北上,途經徐水、定興等地,傍晚時分到達涿縣,住在第四野戰(zhàn)軍42軍軍部大院。當晚,從北平帶專列來迎接的葉劍英和中央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到達涿縣,匯報了迎接黨中央進入北平的具體安排。最終,黨中央選擇乘坐火車專列進入北平。25日凌晨,中共中央乘坐的專列從涿縣駛出。按照電報中的部署,共編為3列火車,每列火車8節(jié)車廂,并安排30輛摩托車沿途巡邏。第一列火車為開道列車,車上載有警衛(wèi)部隊、少數干部及保衛(wèi)人員,列車進入北平后??坑谖髦遍T車站,人員轉乘卡車直接去往香山;第二列火車為主車,由臥鋪車廂和餐車組成,列車開往站小而便于警戒的清華園站,到站后人員換乘汽車去往西苑機場閱兵;第三列火車由5節(jié)客車車廂和3節(jié)行李車廂組成,專載高級干部,火車??吭谇伴T外東車站后,人員轉乘汽車巡城一周,如此既可以轉移外界的注意力,又能使初到北平的高級干部熟悉北平的環(huán)境。25日上午,3列火車按照原定計劃順利抵達北平。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在清華園火車站下車后,與迎候在此的羅榮桓、聶榮臻、李克農等見面。當日下午,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到達西苑機場閱兵,工人、青年、婦女等各界代表熱情迎接黨中央領導人。當晚,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正式進入香山,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順利完成從西柏坡到北平的遷移。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尚未渡過長江,北平也僅解放一個多月,還有許多特務、內奸殘存。在這樣險惡的環(huán)境下,遷平工作籌備人員精心組織、妥善安排中共中央遷平警戒布置事宜,不僅保證了黨中央安全抵達北平,也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和籌建新中國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轉載時間:2023年10月26日
轉載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9Utx_EuGUs7nZf6KTFF63w
轉載來源:中國檔案報微信公眾號